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» 再现历史 »内容详情

古代的秀才和现在的小学生相比,是不是档次差不多?

日期:2023-05-23 14:26:36 来源: 信息编号:20230511204729 手机版

导读:我们国家的科举制度,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,从隋朝到清朝末期,状元出了五六百名,堪称亿里挑一;中进士难度也特别大,差不多比皇
我们国家的科举制度,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,从隋朝到清朝末期,状元出了五六百名,堪称亿里挑一;中进士难度也特别大,差不多比皇帝选妃难度还要大。但是你以为想要成为古时候的秀才,就那么轻而易举了吗?答案当然是否定的。


县级的童试顺利过关你才能成为童生,想要参加童生考试的考生也是有政审的:相关部门会核查你祖上三代是否都是良民,同时还要有秀才以上的大佬为你担保身世清白,你才能参加童生考试。当然,童生考试的监考过程也相当严格,周树人——鲁迅当年也参加过童生考试,在500多名考生中只考了第137名,后来老鲁觉得难度太大就没再考下去了。

顺利通过童试之后,成为童生之后的你才可以参加州府举办的更高一级的考试——院试,如果你能在院试中脱颖而出,那么你才能够成为传说中的秀才。在封建社会,升斗小民遇到官员要行下跪礼,但是如果你拥有秀才身份,就不用对官员下跪,还不用服徭役。


除此之外,秀才还能享受朝廷发放的专项补贴,还有资格办书院或者成为私塾的坐馆老*赚外快。有偿补课有多赚钱估计现在不少人、不少辅导机构的大佬都心知肚明,如果封建时期的秀才底线低一些,疯狂开启有偿补课模式,那么秀才也可以过得非常滋润。哪怕不补课,成为明清时期的私塾坐馆老*,每个月差不多也有2两银子的收入,一年也就有24两银子的纯收入。

可能我们对1两银子还没有太大的印象,我们把古时候的1两银子和现在的人民币进行换算,估计大家就有比较直观的印象了:清朝中晚期的1两银子,综合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四百元人民币左右;明朝中期的1两银子,其综合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一千元人民币左右。秀才的专项补贴再加上成为坐馆老*的工资,足以让秀才过上比较体面的生活。


当然,如果在唐朝时期,白银的价格就比较值钱,按照唐朝大米的价格来换算,唐朝的1两银子则相当于当下的3000元左右的人民币。而且那个时候并没有规定私塾的坐馆老*不能参与有偿补课,更没有说老*不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,所以那个时候的秀才稍微精明一些搞一些所谓的“培训班”、“提高班”、“状元班”之类的有偿补课,那么白银岂不是哔哔地往兜里流?这种不把脸面看得特别重的秀才就很有可能过得特别滋润,早早实现财富自由,过上光风霁月的人生。


所以,别说思想和言行都较为稚嫩的小学生,秀才的身份其实并不比现在的高中毕业生差多少,至少在核心竞争力方面,在教育如此内卷的当下,现在的高中毕业生在数理化水平方面可以直接说碾压秀才,毕竟当年的秀才并没有学数理化,只学“语文”这个科目。但当年的秀才身份,却比高中毕业生身份香多了,人家既能直接当老*,又能享受朝廷的专项补贴,见到官员还能保持不用下跪的矜持身段,现在的高中生怎么比?拿什么比?

综上所述,古时候的秀才和现在的小学生相比,不管在哪方面都有着天壤之别。

标签: 历史文化
本网所发布资讯来源网络,仅属作者个人主观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